About geogsoc

該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詳細資訊
So far geogsoc has created 27 blog entries.

【徵稿】第27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111/09/12截止)

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係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主辦,提供國內外地理學者、專家、學生、政府機關、社會團體、相關從業人員一起探究地理、分享臺灣地理研究成果的知識饗宴。自1997舉辦第1屆迄今26年,即使遭遇疫情衝擊,依然年年舉辦從未間斷。第27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訂在2023年5月13-14日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即日開始徵稿,懇請踴躍投稿並出席交流。 人地互動一直是地理人關心的核心議題,探討地理議題時所使用的地圖,其實就是真實世界的孿生。在快速發展的資訊科技協助下,地圖從類比進入到數位,從單一圖幅發展到空間資訊庫,從二維平面擴展到多維度空間。數位孿生讓地理人的空間更具體、更詳細、更逼真,地理人在數位孿生中不僅可以觀察、分析、規劃、教育、觀光、旅遊,還可以在數位孿生之中進行互動,在既有的真實空間之外開創出新的平行宇宙。因此本屆大會主題訂為「數位孿生:地理人的元宇宙」,希望所有關心臺灣地理的專家學者,都可以透過這個機會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打造地理人的元宇宙。   會議子題包括但不限於: 數位孿生與智慧城市 物聯網與感測器網路 虛擬實境/擴增實境 時空分析與多維度地理資訊系統 開放地理資料與巨量資料 自發性地理資訊與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2022-08-30T09:59:15+08:002022-08-30|

【演講公告】「冷戰下的台灣與世界:地緣政治與國際援助」 2022-2023年度講座規劃

台灣戰後的發展經驗與歷程,深植於美蘇全球冷戰和東亞地緣政治結構變局的動態影響之中,但從台灣自身經驗和觀點出發的「冷戰研究」,因並不歸屬於特定學門/學科建制的範疇,所以長期以來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在近二十年來,國內相關研究者在「全球冷戰與國際援助」的相關課題,雖已累積可觀的研究成果與議題拓展,但分散於各領域的研究者卻未有機會看見彼此,建立網絡連結,以利逐步推動台灣的「冷戰研究」社群的網絡建立與能量匯聚。 本次「冷戰下的台灣與世界」年度講座的規劃動力和構想,便是希望透過跨越學科領域範疇的界限,邀請16位在不同區域案例和研究課題的先行研究者,藉由辦理14場系列講座的方式,向台灣學界和社會大眾分享他們多年的研究成果,並透過不同取徑的研究方法,和各種類型檔案資料交互運用的交流激盪,共同描繪下一個世代,台灣「冷戰研究」的議程與路向。 本次講座由台大地理系、政大國發所和政大台史所,三個機構共同策劃合辦,我們誠摯邀請來自不同學科研究領域的師生,從事相關政策規劃和運作的實務工作者,及台灣社會大眾,共同參與2022-2023年講座相關場次的活動。 主辦單位: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徐進鈺教授)、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魏玫娟教授)、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林果顯教授) 講座執行秘書廖彥豪(陽明交大社文所博士生) ★ 本年度講座由「國科會沙克爾頓計畫贊助」。 講座時間:2022年10月-2023年6月 講座地點:台灣大學地理系館305室、政治大學綜合院館南棟13樓社科院第一會議室

2022-08-30T09:56:22+08:002022-08-30|

【研討會訊息】新書論壇「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研討會

《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重探台灣戰後四大公司民營化的前因後果》 《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描述台灣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之時,為了徵收出租耕地要補償地主,故將公營的四大公司(水泥、紙業、工礦與農林)民營化後以其股票給付地主,做為地價補償中的三成。本書呈現了這事件的過程與其前因後果。

2022-03-21T13:41:21+08:002022-03-21|

【研討會訊息】第26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2022/05/28~29 舉辦

「第26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26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ference of Taiwan)將於 2022/05/28~29 舉辦。 研討會將以「跨越地理的前瞻實踐:自然與人文的互動與地理學想像」為主題,邀請地理學人文、自然與空間資訊領域相關學者、專家及研究生,共同探討跨界地理的前瞻實踐。試圖縫合對於人類/非人類關係、以及自然和人文空間組織中的斷層線。

2022-03-07T14:59:43+08:002022-03-07|

【活動公告】全國大專與高中職storymap競賽

今年互動國際科技舉辦「全國大專與高中職storymap競賽」相關活動訊息已經出爐囉! 第八屆校園競賽將於「111年2月9日上午10:00」開放報名!競賽相關活動的訊息如下 競賽專頁:https://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4c1182d165db45439fa27d408f6da49a?fbclid=IwAR2P9t0oHo0Ul8q3pXm2SSjgEqoVjs3jhUy7W5qBehnP-y-xwe23qwUB2n4

2022-01-27T15:03:06+08:002022-01-27|

【徵稿】第26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111/01/25截止)

跨越地理的前瞻實踐:自然與人文地理的互動與想像 前瞻 (frontier) 既是地理實踐中跨越時空的「創新」,此外也是受到時空極端限制的「邊界」。地理學關懷人與環境互動;然而,學術專業過度分工,使得自然與人文在創新的地理學邊界產生斷層,地理學前瞻想像因而陷落。這次研討會旨在探索如何批判性地跨越地理,前瞻實踐。藉由自然與人文地理互動,考察自然與文化、物質與社會之間的對立。試圖發表地理學所展示世界不僅僅是人類的成就,重新考慮人類與非人類、社會與物質之間的關係,再現它們是如何密切合而不同地聯繫在一起。

2021-12-21T10:25:03+08:002021-12-21|

【活動公告】國立清華大學人社AI中心「公共化AI工作坊」

STS素知技術物有政治性,而渴望藉由在地、利害關係人參與,打造更為適當的科技。 面對當前高度資本化與技術化發展的AI,這種STS與其他人文社會理念的making and doing,有機會發生嗎? AI 如何落地台灣?訓練在地AI的資料在何處?有哪些在地資料庫或方向值得投注探索?熟悉這些資料的人文社會領域研究者又如何能參與,建置更適用於在地的AI?

2021-12-17T22:21:46+08:002021-12-17|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