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訊息】新書論壇「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研討會
《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重探台灣戰後四大公司民營化的前因後果》 《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描述台灣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之時,為了徵收出租耕地要補償地主,故將公營的四大公司(水泥、紙業、工礦與農林)民營化後以其股票給付地主,做為地價補償中的三成。本書呈現了這事件的過程與其前因後果。
《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重探台灣戰後四大公司民營化的前因後果》 《農村土地改革與工業化》描述台灣戰後初期,國民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之時,為了徵收出租耕地要補償地主,故將公營的四大公司(水泥、紙業、工礦與農林)民營化後以其股票給付地主,做為地價補償中的三成。本書呈現了這事件的過程與其前因後果。
「第26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26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ference of Taiwan)將於 2022/05/28~29 舉辦。 研討會將以「跨越地理的前瞻實踐:自然與人文的互動與地理學想像」為主題,邀請地理學人文、自然與空間資訊領域相關學者、專家及研究生,共同探討跨界地理的前瞻實踐。試圖縫合對於人類/非人類關係、以及自然和人文空間組織中的斷層線。
今年互動國際科技舉辦「全國大專與高中職storymap競賽」相關活動訊息已經出爐囉! 第八屆校園競賽將於「111年2月9日上午10:00」開放報名!競賽相關活動的訊息如下 競賽專頁:https://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4c1182d165db45439fa27d408f6da49a?fbclid=IwAR2P9t0oHo0Ul8q3pXm2SSjgEqoVjs3jhUy7W5qBehnP-y-xwe23qwUB2n4
跨越地理的前瞻實踐:自然與人文地理的互動與想像 前瞻 (frontier) 既是地理實踐中跨越時空的「創新」,此外也是受到時空極端限制的「邊界」。地理學關懷人與環境互動;然而,學術專業過度分工,使得自然與人文在創新的地理學邊界產生斷層,地理學前瞻想像因而陷落。這次研討會旨在探索如何批判性地跨越地理,前瞻實踐。藉由自然與人文地理互動,考察自然與文化、物質與社會之間的對立。試圖發表地理學所展示世界不僅僅是人類的成就,重新考慮人類與非人類、社會與物質之間的關係,再現它們是如何密切合而不同地聯繫在一起。
STS素知技術物有政治性,而渴望藉由在地、利害關係人參與,打造更為適當的科技。 面對當前高度資本化與技術化發展的AI,這種STS與其他人文社會理念的making and doing,有機會發生嗎? AI 如何落地台灣?訓練在地AI的資料在何處?有哪些在地資料庫或方向值得投注探索?熟悉這些資料的人文社會領域研究者又如何能參與,建置更適用於在地的AI?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為期半年的人類世系列演講活動第三場將在110年12月18日(週六)14:00~16:00舉行,黃倬英老師將在臺大地理系館地理一教室演講,講題為「臺灣霧林帶:全球氣候變遷下的秘密小花園」。
去年第一屆「2020年NGO領袖論壇」奠立了良好基礎,外交部非政府組織(NGO)國際事務會訂於今年12月14日(二)繼續舉辦第二屆「2021年NGO領袖論壇」,以維持政府與NGO夥伴間良好的對話機制。
你了解UN SDGs嗎? 聯合國提出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UN SDGs)已成為各產業的發展趨勢。今年,臺大串聯6所海外夥伴學校,以UN SDG 13氣候行動為主題舉辦學術海報比賽,邀請學士、碩士、博士所有在校學生供襄盛舉,優勝者除將受邀於2022年4月22日七校研討會上與各校得獎者交流研究成果,更將獲得2萬元獎金!快報名線上說明會,了解更多資訊,讓國際社會看見你!
GEOGRAPHERS HAVE UNIQUE OPPORTUN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face of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將於110年10月30日(星期六)09:00-17:00舉辦「2021自然、社會與設計學術論壇」,論壇中將進行專題演講及學術論文發表,歡迎共襄盛舉。